打造“智慧江苏”,无疑是江苏智慧服务产业“十四五”发展的宏伟目标。从城市、园区到产业界,距离“智慧”还有多远?
江苏省发改委服务业处的报告指出,全省服务业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服务经济领域,相较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尚有一定差距,竞争优势有待形成。其中关键问题之一便是,服务业供给与制造业需求有待衔接。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工业设计、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生产性服务领域,创新水平不高,难以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融合还处于较低水平,制造企业服务化产出水平还比较低。
南京市发改委人士分析认为,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的融合程度仍较低,制造工艺管理、资源配置、运营管理、设备管理等线上智能服务平台培育不足。
专家指出,“两业融合”机制目前尚不完善,先进制造业对数字要素的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工业大数据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的应用程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这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作为“两业融合”需求迫切的先行省份,江苏应积极推动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激发“两业融合”内生动力。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十四五”期间,江苏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应相向而行,全产业链发展应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模式,信息技术应成为核心技术载体。
按照“十四五”规划,南京市将以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加快发展一批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教育办公等细分领域平台,制定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其次,创建新型数字政府,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转型。徐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型。“十四五”期间,扬州市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10年倍增行动计划”,将努力做大做强智慧服务产业,尤其是智能制造。
未来苏州高铁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将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1号产业,并计划与江苏省产研院共建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苏州脑机融合研究院,合作建设武汉理工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创业中心等。
徐工汉云下一步将致力突破汉云平台4.0、工业视觉技术、工业数据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尽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同时,补齐自身短板,拓展工业软件CAPP/CAD、智能物流系统等新产品;推进“丝路电商”项目,聚焦工程机械、仓储物流设备等重点品类,打造线上爆款。常州微亿智造已计划建设“超级虚拟工厂”,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方式,对传统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为传统制造业提供转型升级路径。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的最新方向是提供定制化风力发电机设计服务,逐步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常熟波司登则将继续提升服装设计能力,通过大数据平台更加深入地洞察消费需求变化,使未来的产品设计生产更加精准到位。
【专家点评】
点评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沈宏婷
当前,江苏已进入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新阶段,但仍面临不少问题挑战。一是平台型龙头企业匮乏。与智能制造服务相关的企业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受到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偏弱。二是关键性要素供给不足。多数企业处于初创期,自有资金有限,融资需求大且难,同时普遍缺乏专业技能人才。三是应用深度广度不足。存在服务资源分散、供给不足、层次不高等问题,先进制造服务市场尚未完全打开。
要实现智能制造服务业的突破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龙头工业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向两端延伸、向高端发展,利用工业互联网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供应链网络各主体的合作,推动制造业研、产、销各环节企业的数字化运营,形成高效数字化的运营新生态。
二是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体系的资源整合作用。以制造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高端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智能制造服务商、专家库、典型场景案例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有效供需对接。
三是充分发挥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模式变革作用。在整个制造业全面推进以智能服务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大力推广定制化服务、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协同创新。
标签:
江苏智慧服务产业
数字经济
新兴服务经济领域
中小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