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重现青藏高原濒危珍稀鱼类
(相关资料图)
最近,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跟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执法局和囊谦县农牧执法部门合作,他们的目的是开展鱼类资源的调查和种质收集。本次的目的地是三江源区的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尽管研究员们心中抱着期待,但也大概能猜到可以发现什么物种,但这次他们的发现却是爆炸性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叫作细尾鮡的青藏高原特有鱼类就很少被检测到,到80年代后,这种鱼类就似乎完全消失了,研究人员们再也没发现其踪迹,他们一度以为这种鱼类在三江源流域已经完全灭绝了。
但这次的调查中,他们居然重新发现了细尾鮡!众人振奋起精神进行调查,他们认为这个物种目前数量极少,分布范围也相当狭窄,但因为缺乏其种群数量、种群结构以及遗传种质资源等的深入研究资料,目前还不能确定更多的信息,还没办法为其申请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但不管怎么说,重新发现该物种实在是大好事,该项工作填补了青海省细尾鮡实时监测数据的空白,为我国三江源地区鱼类多样性保护和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证明了青海省的水生态保护和禁捕工作力度都做得很好。
细尾鮡
细尾鮡是鮡科鮡属的一个物种,这个属的物种分布都很狭窄,因此对它们的研究都相当有限,今天我的介绍基本也都只能聚焦于简单的生物学特征描述。
细尾鮡体长可达98-128mm,它们的身体细长呈现纺锤形,体色为程度不同的褐色;其背缘圆凸背鳍始点最高,尾部渐侧扁,鳍的颜色为深褐色;它的头平且扁,眼睛非常小;口大且斜,其前上颌骨牙斑看起来是分开的,看起来很有鲶鱼的气质。
细尾鮡是一种底栖鱼类,最喜欢生活在流动且清澈的砂质底溪流。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极高,水不但需要干净,氧气含量也不能少,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反映水体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生态指征物种。
后记
这种鱼类面临的威胁倒不是人类的捕捞,但跟人类也脱不开关系。
因为它们的栖息范围极度狭窄,这使得它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差。人类居住区和农业用地扩张导致的水土流失,以及河流遭到填埋对它们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的排放进一步影响了仅存的栖息地,让细尾鮡的生活雪上加霜。
但这次能重新发现它们,说明可持续建设和环境保护都已经大有成效了。只要能发现它们,就有保护的希望!毕竟有多少的物种在被人类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