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宁夏农科院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平罗县越来越多的盐碱地被改良为耕地。
本报记者 张 瑛 张 唯 文/图
(相关资料图)
7月26日,记者来到宁夏兴伟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平罗县通伏乡新潮村的生产基地,看到田间的一排排玉米叶多秆壮、色深株高……谁能想到,这些长势茂盛的玉米是从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里长出来的。
“这片地共4000亩,种了20年水稻,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干时梆梆硬,浇后白花花,种一茬赔一茬’。”兴伟泰公司负责人黄文泽向记者介绍,2021年自治区“稻”改“旱”,将此处定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今年,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把盐碱地改良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了什么叫高科技。原本干裂板结的土地逐渐变得松软,保苗率达到90%左右,玉米的株高和茎粗均强过去年太多。”黄文泽说,改良后,盐碱地成了高产田,目前,地里玉米株高均达到3米,茎粗27毫米,预计亩产可达3.8吨至4吨。
在黄文泽的带领下,记者来到200米外一处玉米地,只见地面浮着一层白蒙蒙的“灰”,这里的玉米长得稀稀拉拉,株高不足2米,田边杂草丛生。
“这块地大约300亩,是我们特意留出的一块未经改良的盐碱地,今年保苗率不到50%,预计亩产不足1吨。我们基地去年所有的田地都是这样的。”黄文泽说。
盐碱地曾是荒凉贫瘠、不毛之地的代名词,被称为“地球之癣”。土壤盐碱化引起土壤板结、肥力变差,土壤盐碱含量过高导致作物无法有效吸收水分、养分,进而生长受阻,特别是会影响作物出苗,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解决稻改旱后农田地表返盐现象严重,土壤温度回升慢、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等难题,宁夏农林科学院与兴伟泰公司联合实施自治区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银北盐渍化土壤高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主要采取“土壤降碱培肥改良+覆膜滴灌控盐种植玉米”技术。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套‘组合拳’,相比‘浅埋滴灌’单一技术,采用我们的技术可以让玉米保苗率从50%提高到90%,株高从平均不足1.5米提高到3米。7月1日,我们对这片玉米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壤降碱培肥改良的基础上,覆膜滴灌比浅埋滴灌的株高高57厘米,茎粗粗0.8毫米,玉米前期生长优势明显,每亩地节水2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节肥40%。”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樊丽琴说。
据统计,我区盐渍化耕地面积248.7万亩,银北灌区是宁夏盐碱地重灾区。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以水利工程改良为主,其特点是排灌结合、以水治碱。在灌排方便、水源充足的地区,种植水稻曾经是改良、利用盐碱地最快最好的方式。但随着黄河来水量不足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和农业灌溉面积增大,农业灌溉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离不开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灌区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樊丽琴说,近10年来,在盐碱地治理方面,宁夏农林科学院科研人员接力奋进,不断创新,在作物节水控盐栽培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依托相关科研项目,提出了宁夏龟裂碱土节水抑盐与肥力提升技术以及“滴灌+开沟+原土回填+枸杞限根栽培”的碱化土壤节水生态治理技术,构建起了“节灌+化学降碱+覆盖控盐+有机无机培肥”的银北灌区节灌农艺改良盐碱地技术模式和“灌排协同+调理剂降碱+土壤培肥+养分综合管理”的银南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种稻改良利用技术模式。此外,还制定了宁夏盐碱土壤综合培肥、盐碱土紫花苜蓿种植、枸杞微咸水滴灌、盐碱地玉米高效栽培等技术规程,并形成了地方标准。
在青铜峡市良种繁殖场塘西分场,示范次生盐渍化土壤种稻改良利用技术2500亩,中轻度盐碱地水稻增产15.6%左右,重度盐碱撂荒地水稻亩产达到450公斤;在平罗县黄渠桥镇、姚伏镇和惠农区辐射推广针对不同作物的节灌农艺改良盐碱地技术1.05万亩,油葵、玉米、广东菜心、芹菜等作物产量分别提高30%、18%、19%和10.6%。
“盐碱地不出粮”的传统正在被打破,曾经“白花花”的贫瘠土地,逐渐变得“金灿灿”“绿油油”。盐碱地上,正在“长”出新粮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