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事业单位2023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在13058个招聘岗位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共4279个事业单位工作岗位也面向港澳居民招聘,并将在5月份进行笔试。有报考岗位的香港居民向记者反馈,此次招聘的单位、岗位数量比较多。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徐莉也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事业单位、公务员岗位向港澳居民开放,大湾区内不断加速人才融合。
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促进人才交往交流,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工作条件,广东省在2020年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实现港澳居民入编大湾区事业单位“能报、能考、能聘、能管、能用”。
在此次集中公开招聘中,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及公告要求的港澳居民,可以应聘位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市的4279个事业单位工作岗位,覆盖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道路建设等多个行业领域。
【资料图】
由于港澳没有职称评审,《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也规定对未获得职称的港澳居民,允许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依据,灵活运用笔试、面试、民主测评、专家评议等考试、考核方式,确定其专技岗位等级,并按规定办理岗位聘用。
今年28岁的香港人Akira,大学时候在深圳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回到香港工作,目前正在一家企业担任零售岗位。在得知此次招聘信息后,她经过仔细研究,报考了深圳一家事业单位的宣传岗位。
学生时期已对深圳非常熟悉的Akira,非常看好内地的发展,她表示:“这次招聘的单位、岗位数量比较多,很多岗位也没有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对我们这些往届生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而且宣传岗位也是专业对口。内地发展空间大、行业选择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近年来,广东很多城市都推出了针对港澳青年生活、就业、创业政策,对Akira这些有意来内地发展的年轻人来说无疑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香港身份在内地办理一些公共服务,例如社保、银行卡等,手续还比较繁琐。希望能够尽快优化相关流程,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内地发展。”Akira说。
■对话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徐莉:
香港青年不要总盯着“菠萝包”
长期关注地区工作尤其是青年发展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徐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增加事业单位及国家公务员岗位定向招募港澳居民的建议》,希望能给港澳青年争取更多内地的发展机会。
广东省事业单位2023年集中公开招聘的信息公布后,有朋友第一时间发信息给徐莉说:“你的建议得咗。”这让徐莉备感兴奋。
“相信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早就关注到相关情况,也是真心实意帮助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所以在我提出建议时,就已经有新的安排。”日前,徐莉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香港青年不要总盯着“菠萝包”,要抓住机遇,大胆地去内地寻找广阔发展空间。
南方日报:您认为这能给港澳青年带来怎样的机遇?
徐莉:这次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有4000多个岗位向港澳居民开放,力度是非常大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随着大湾区的加快建设,香港青年也可以在其中找到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迎来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会。
上星期我刚刚到珠海做调研,珠海市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为港澳青年的创业和发展提供支持。我接触到的四个香港创业团队反馈也非常好,因为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一些产业配套,都是香港所不具备的。
我总是说,香港青年不要总盯着自己的“菠萝包”,要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内地城市就是很好的平台。所以香港青年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要有决心和勇气踏出第一步,去拥抱内地无限的发展空间。
南方日报:这种人才融合对大湾区的建设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徐莉:香港青年和内地青年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例如香港青年的国际化视野、对欧美国家一些制度及规则的熟悉。让香港青年进入到内地的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跟内地青年在工作上互相学习、协作,大家一起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相信可以为他们的单位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更多价值。
社会上一些顾虑也反映了香港目前国民教育的不足,大家不了解国情,心里自然也存在障碍。所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也要提供机会让年轻人到内地去亲身体验,例如一些暑期内地实习计划。
南方日报: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得知这次招聘信息后您有何看法?
徐莉:我真的非常开心。我相信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很早就关注到了相关的情况,也听到了来自香港的声音。
虽然社会跟媒体都非常关注,但我觉得香港特区政府在这方面宣传还需要加强。内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竞争十分激烈,也已有一套成熟的报考培训体系,港澳青年可能未必熟悉相关情况,应聘者难免有疑问需要咨询,这时候就需要特区政府做好“桥梁”的角色,提供一些“懒人包”(即“一图读懂”)或者开设咨询窗口。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 发自香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