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杂志俄文版网站6月16日文章,原题:太空规模:中国和俄罗斯准备在月球上建设什么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律,批准俄罗斯与中国签署的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协议。这实际上是在月球上建设一个长期的基地。
根据中俄两国的协议,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建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可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目前,两国还没有商定时间表和技术细节。这一协议的任务是为该项目提供法律基础,技术问题将由两国航天部门研究商定。
根据中俄两国航天部门公布的路线图,其工作将分阶段完成:初步研究阶段、科研站的建设阶段,以及投入运行阶段。在初步研究阶段,将对科研站进行设计并选址。当然,选址不是随意的。俄罗斯计划2026年发射“月球-26”探测器,将采集月球极地土壤样本并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中国“嫦娥七号”探测器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南极的资源进行探测。所有这些探测器获得的数据计划都将用于科研站的选址上。
实际上,选址只是这一项目中较为简单的任务,更困难的是建造安全准确的登月技术设备。到目前为止,人类探月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俄罗斯“月球-25”探测器在月球上坠毁就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在月球上进行大规模建设工作需要运送重型货物,这需要建造超重型运载火箭。从2031年起,中俄计划至少执行5次联合任务,以在月球表面建设科研站。两国工程师们将尽可能地实现施工自动化,所以技术设备都将远程控制。虽然建设的基地不是用于人类长期居住,但仍需要空气、水、能源、通信、导航等。事实上,基础设施需要在月球表面从零开始建设,这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项目。
为什么要建月球科研站?首先是为了探索月球。与地球相比,目前月球上的矿物、地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数据仍然是不完整和粗略的,因此需要对月球进行真正的全面研究。另一个目的是从月球表面进行天文观测,同时探索近月空间。最后,月球也是进行生物、物理、化学和其他实验的一个独特平台。
中俄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对其他国家开放,目前已有12个国家和航天组织参与这一项目。自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以来,中国一直在成功地推进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面临着困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探测器尚未成功登陆月球或其他天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