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亿元到120亿元,再到70亿元,7月以来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时打破了去年以来的“惯性”,以往非季末、月末时点的日常投放规模基本为100亿元,但现在单日投放规模更为灵活。
流动性投放策略的调整自然引来市场的持续关注,特别是半年末重要时点过后,央行连续多日30亿元的微量投放,一开始让市场纷纷猜测,其调整的背后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要边际收紧。不过,“让子弹飞一会儿”后,公开市场操作策略调整的真实意图逐渐清晰——逆回购投放重回更为灵活的模式,单日规模有大有小,但依然会保持资金利率低波动平稳运行。加之本周至今央行分别加量投放120亿元、70亿元逆回购规模,对于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担忧可以休矣。
在观察公开市场操作时,量的变化虽然常常更受市场关注,但价的波动实则更能准确反映货币政策的态度。央行就曾多次强调,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的加权平均水平更能反映短期内货币政策的“松紧”,逆回购操作重点“在价不在量”。按此思路便可发现,二季度以来DR007利率持续低位运行,即便7月至今DR007利率均值也与过去两个月的均值保持相当水平,持续数月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说明当前的流动性水平依然较为充裕甚至偏宽松。
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规模的变化尽管不应是观测货币政策“松紧”的关键指标,但其投放策略的调整仍有积极意义。逆回购投放规模的升降变动,体现了对短期流动性投放更为精细化的操作,既保证流动性“不缺不滥”,也利于引导市场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缓解债市过度加杠杆等套利交易。(孙璐璐)
标签:
人民银行
实体经济
引导市场资金
银行间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