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南京7月3日电(记者王珏玢、朱筱)7、8月份是银河观测佳季。此时如果夜间天气晴好,人们抬头就可能看到一道横跨天际的乳白色光带,这就是银河。从古至今,“身在此山中”的人类如何探索银河“庐山真面目”?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现代天文学者普遍认为,银河系是一个盘状的、带有旋臂结构的、密集的恒星群体,是宇宙数万亿个星系中的一员。但由于人类身处银河系中,始终无法看到银河系的全貌,对银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人类对于银河系的科学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1610年,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察银河,发现银河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18世纪末,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自制一批望远镜观星,并首次尝试描绘银河系的形状和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但在当时的观点看来,银河系是扁盘状的,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下一位颠覆人类对银河系认知的,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当他在20世纪发现仙女座大星云是银河系之外的另一个星系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人类所处的银河系并非整个宇宙,只是宇宙无数星系里的一员。”王科超说。
进入21世纪,各国科学家继续尝试构建更精确完整的银河系“地图”。2011年起,我国自主设计的郭守敬望远镜开始先导巡天,天文学家为银河系重新画像,发现它比原来认识的大了一倍。2013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盖亚”探测器,到2022年,其收集到的约20亿颗恒星数据形成了新的银河系多维地图。
“近年来,天文学家还综合利用各种探测数据,还原出银河系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形成演化图像,重新描绘了银河系旋臂结构。随着人类认知边界不断拓展,对银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修正之中。相信终有一日,人类可以拨开云雾,绘出银河系的‘庐山真面目’。”王科超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