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8日是立秋节气,在这天高云淡的美好日子里,第十三期《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摄制组走近里水西华村,找寻昔日旧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的绝色美景,向你讲述与“石门”有关的历史故事。
彩霞与江水交相辉映,依旧让人心醉神迷。
(资料图片)
里水西华村附近曾是旧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
石门山石碑记录了当年重修西华寺的往事。
千年古刹西华寺,两山对峙石门峡,百年学府石门中学……屹立在时光的长河里,它们述说着与“石门返照”的款款情深,绽放出南海郁水官驿文化带的新烟火气。
石门峡侧西华寺
高铁横跨而过的千年古寺
“阳春三月望蜃楼,返照石门在九秋。”这是流传在里水西华村的一句民间谚语,表达出“石门返照”的绝色美景。日前,记者跟着草场社区党委委员韩鹏,来到现已停运的里水草场西华渡口,昔日“石门返照”的瑰丽景观,站在这里仿佛仍能感受到。
“石门返照”为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一。石门峡位于珠江西航道,西南涌、白坭河、流溪河三水汇合于石门峡上游,汇合后的三支水当地称小北江,因流量大、下切力强,横切石门山成为峡谷。两岸高岗对峙,岩石裸露,夹江如门,故名“石门”。每当夕阳余晖映照其上,小北江河水奔腾穿越石门南流汇入珠江,景色壮丽,因此被称为“石门返照”。
“返照”一说是广州城车马往来、楼宇层叠的幻影,浮于水面,诚如海市蜃楼;还有一说是石门周围的景色,如石门山、贪泉、西华寺等名胜,倒影江面,令人心旷神怡。时至今日,石门与现代高楼交错,海市蜃楼早已成为传说,但彩霞与江水交相辉映的景色历经千年不褪色,依旧让人心醉神迷。
西华寺作为“石门返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广高铁从其上方穿梭而过,千年的跨越,千年的相聚,这在全国绝无仅有。西华寺的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是目前佛山地区经正式考古发掘、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庙建筑遗址。
武广高铁从西华寺上方穿梭而过。
据史料显示,西华寺历尽沧桑。日本侵华期间,西华寺的佛像金身被侵略者刮走;1958年,大佛像被毁。从此,西华寺香火渐失。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华寺被用作牛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大队办公室、文化室、农药仓库等。
直到2006年,高铁武广线定位在西华寺上方,荒废多年的西华寺被列入搬迁范围。为了口口相传的千年古寺得以保存,有心的村民开始在旧寺的周边山坡进行挖掘。之后,发掘出了明成化十年的《石门山重建西华寺碑》,上面清楚记录了500多年前这里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这一切都揭示着,这里就是千年前西华寺的遗址所在地。
石门胜景虽不再,但荣光犹在,人们常常到这里吹着江风看迷人夜景。
之后,这里经考古发掘又出土了一批上自唐代、下到清末的文物,包括陶瓷、古币、建筑构建、祭祀物品,还有乾隆年间重修时所立的功德碑,西华寺的风貌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如今,它穿过千年岁月,静静接受涌涌广佛香客的跪拜,钟声迟暮,佛音袅袅,仿佛它不曾离开过……
以﹃石门﹄为名
百年学府厚载乡贤情文脉传至今
说起“石门返照”,不得不提石门中学。该校于1932年建校,取“石门返照”之意,命名为石门中学,近百年来文脉延续至今。
根据石门中学校门碑记中提及:“……水沿石门下十里许,至北村……”北村,便是石门中学的所在地。也就是说,石门返照之地,在石门中学沿珠江往东北方向五六公里的地方,位于小北江和流溪河的汇合处。
西华寺明代柱基。
走进古朴大气的石门中学,让人瞬间感受到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建校之初,石门一砖一石、一草一木皆为社会贤达捐资而来,走过近百年的光辉岁月,怀着不变的朴素精纯初心,石门中学的办学业绩早已享誉全省,高考成绩连年位列广东省前列。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学校原址无法开学,师生在附近的山区坚持上课,后来部分转移到中国香港,继续以石中的名义办学。1950年,原南海县人民政府接管石中,学校逐步复办了高中,并于改革开放后成为佛山地区的重点中学。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校训、校风、石中人精神先后凝练确立,学校也完成了向高级中学的过渡。1993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验收,南海崇文重教的传统一直在石中延续……”追溯学校源流,校长李卫东的声音穿透了厚重年华。
百年来,岭南文化、南海精神,孕育了石中人海纳百川、敢为人先、团结奋发的特质,并由此发展为“科学、协作、拼搏”的石中人精神。文化、学术、制度,成为石门中学的三大支柱。“所谓朴素教育,就是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回归人性,回归本真。”李卫东深谙,护好朴素教育的文脉,就能引领石中持续生长。
这些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以及写不尽的“初心”,就是历史,就是底蕴,就是文脉,就是精神的富矿和源源不竭的动力,激励着代代石中人,接力书写新时代的石中辉煌。而石门中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洗礼,也成为了现今佛山地区唯一校址、名字都没有发生过变更的历史名校。
依托﹃郁水官驿﹄
“石门返照”IP绽放“新活力”
城市因文化而盛,文化因城市而兴。2022年年底,南海召开文化发展大会,会上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系统描绘了南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方略。
站在新起点上,南海提出构建“三带三区”,依托“郁水官驿”“桑园围”“省佛通衢”三条文化带,融合数字科技、文化创意、音乐艺术、户外休闲等各类元素,打造南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极核。
西华寺遗址(石门返照)、贪泉正是南海郁水官驿文化带的重要IP。而在前两年西华寺的发掘研究中,发现寺中有一井,部分学者专家认为,有可能便是传说中的贪泉。
在西华寺考古发掘出土的南汉兽面瓦当。
在未来,里水将在这里建成西华文化公园,从保护遗址、脉络梳理、文化活化三个方面来展现西华文化:打造一条“贪泉遗址——贪泉广场——清泉——清风阁”以贪泉文化为文化主轴;一条“西华寺——礼佛广场——仪式广场——祈福广场”以西华寺文化为文化副轴。
怀古思今,石门胜景不再,荣光犹在。随着游人香客日益增多,西华寺正在完善一系列殿堂的修建,相信新的“石门返照”不久便会以新的形式重现广佛之交,既记录着历史,又焕发新活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戴欢婷 通讯员 蒋素媚 熊奏凯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章佳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