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到实处细处,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谋事,国家发展也就有了最强大的底气。今年以来,全市各区县继续坚持从群众身边具体事做起,在一点一滴、细事小事之中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午餐助养老 空巢变暖巢
“一份炒青菜、一份土豆炖鸡、一碗鸡蛋汤”。日前,长清区文昌街道西苏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们走到离村口约50米的日间照料中心就餐。吃完午餐再拿上一包牛奶,这样的晚年生活让老人们倍感惬意。而这只是西苏村“构筑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的部分内容。
(资料图)
5月9日上午,为推动“五社”联动和社区基金设立,推动志愿服务和关爱“空巢老人”,长清区首批社区基金设立暨西苏村“构筑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启动仪式在文昌街道西苏村举行。
西苏村“没有围墙的敬老院”是长清区首批社区基金在助老方面的积极创新举措。目前,在西苏村,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已经实现由志愿者队伍定期给老人送牛奶,让36名空巢老人享受到家的温暖;通过与入驻村里的九如城长清康养中心合作,解决老人中午吃饭问题;与惠好大药房结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与家庭医生签约,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通过链接八方资源,西苏村弥补了村中无幸福院的缺陷,真正构筑起“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据了解,从长清区实践探索中看,“构筑没有围墙的敬老院”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长清区慈善总会的相关政策,有条件、有意愿的村(社区)在区慈善总会设立社区基金,成立管委会具体负责资金的筹措、管理和监督工作,支持开展“八个一”为老志愿服务。为此,西苏村村“两委”联合长清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和区社工站共同设立社区基金;同时,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长清区社工站积极探索“社工+慈善+志愿服务”社区慈善模式,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真正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这一模式率先在养老服务领域进行试点,以“一袋牛奶”为杠杆,带动“八个一”为老志愿服务,全方位守护空巢老人;文昌街道则通过不断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真正从医、养、住、食等方面提高民生兜底水平……
一袋牛奶、一次爱心敲门、一声嘘寒问暖、一份健康记录、一份安全保障、一次心理慰藉、一次爱心午餐,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服务内容将在西苏村构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24小时“生鲜市场”搬到家门口
扫码开门、自由选购、关门支付……最近,在舜耕街道舜雅社区,居民们正在体验“智慧微菜场”买菜的便捷。在阳光舜城中一区,几台果蔬自动售货机一字排开,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一目了然。只需要用手机微信扫码开门,拿走自己选中的产品,关上门,系统就会自动减重称量、计价扣费。
为让小区居民下楼就能享受社区便民服务,增强辖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舜耕街道舜雅社区强化党建引领,联合辖区锦煌物业公司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品牌,大力推进网格化便民服务,通过引入“智慧微菜场”便民设备,把居民买菜的“最后一公里”缩短到100米,真正把“菜篮子”建在了居民身边。
“智慧微菜场”无人值守、24小时营业,采用“基地+5G+物联网+智能无人售货柜”,每日供应的有机蔬菜、水果等均来自省内蔬菜水果基地,品质优良,新鲜可口。一经上岗,就成为小区里老年人和上班族就近买菜和便捷购菜的首选。正在买菜的刘阿姨表示:“随时都能买菜,又方便又实惠,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舜耕街道舜雅社区按照“便民为民”服务理念和要求,探索精细化网格治理与网格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网格服务功能,打造15分钟线下便民智能生活服务圈,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就近、便利、常态的“家门口”服务,切实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纬九路菜市场上演“变形记”
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小纬九路菜市场位于小经六路和小纬九路的交叉路口,站在路口中央,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去,护栏整齐美观,标线干净醒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都各行其道,秩序井然。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田然表示,整个片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增加了隔离桩,通过地面划线实现交通微循环,南口和西口进入,而后从北口、东口进行车辆疏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了便利,环境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据了解,经过集中治理,在菜市场周围增设机非护栏315米、U形护栏30根、U形杠4根、太阳能单立柱16根,增设标志4块,施划标线1200米。在振兴街街道办、居委会、交警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当地商户和居民的意见建议后,将以前有停车需求而经常在此违法停放的车辆全部引导至附近济南第十九中学地下停车场停放。这样,整个菜市场周边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部微循环,秩序好了,环境好了,不仅附近老百姓满意,甚至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街。
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暖民心
“以前小区里居民楼外墙墙皮脱落,小区广场里的设施也比较陈旧,处处一副陈旧感。经过改造以后,墙面粉刷一新,增添了很多健身设备,还增加了太阳能路灯、新能源车充电桩等,小区的面貌大有改观,我们住得也舒心。”5月10日下午,莱芜区凤城街道顺河社区和馨园小区居民魏新军高兴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个典型的老小区,和馨园小区里的居民楼平均楼龄在30年左右,许多基础设施在长期使用之后出现老化破损,小区规划、环境面貌等也早已不能满足居民对现代宜居生活的需要,居民的居住体验感普遍不高,小区改造升级的需求迫在眉睫。
去年11月份,和馨园开始了提升改造工作,按照“一小区一分析,一小区一方案”的要求,对小区进行了外墙以及楼梯间粉刷、三个小广场提升改造、完善公共照明、实施绿化提升、新建出入口等多项改造。目前,19栋楼外墙粉刷约40000㎡,内墙楼梯间粉刷约12000㎡,小区广场提升改造为党旗广场、飘带广场、烽火广场,铺设了塑胶跑道,建成党建及文化雕塑7处、凉亭1座、廊架两座、艺术景观亭4处等。小区内绿化面积约2000㎡,树木花草种植约200棵;完善了治安防控和消防设施;新建车棚4处约150㎡,增加太阳能路灯28个等。
如今,走进和馨园小区,环境干净优美,处处绿植装点,墙体美观大方,停车位整齐划一,健身器材焕然一新,居民在荫凉下休闲玩乐,整体环境温馨有序、井井有条,昔日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小区内的道路铺设工作目前已经开始,大约在6月底完工。等沥青道路铺设完毕,道路更加通畅,小区内的环境将更上一层楼,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进一步提升。”凤城街道城建办主任苗健说。
社区换新貌文明绽新花
5月10日上午,天桥区药山街道西苑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里,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文超正在协调解决一起社区停车难问题。短短的几分钟里,他的手机已响起多次,电话内容各有不同,有环境整治信息需要整改的、有党员政审业务急需办理的、有居民找他协调纠纷的、有党建业务电话咨询的……社区里常常能见到忙碌的他,在楼宇间迈着稳健的步伐。
最近,他们社区正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人居环境优化战。为了全面优化社区居住环境,改善居风民貌,李文超和居委会的“小伙伴们”齐心协力打响这场环境“优化战”。
齐心协力的前提肯定是党建引领。在本次改造工作中,西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春英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抓社区综合治理的“指挥棒”,在社区上下形成了“党员干部以上率下、小区物业整体联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整体工作模式。
她带领班子队伍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通过修路面、增车位、补绿化、整飞线、清死角等大动作,全力解决居民反映的路面坑洼不平、停车困难、绿化杂乱、私搭乱建以及充电危险等问题,切实将补齐基础设施民生短板落到实处,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在此次整治工作中,社区还积极邀请城管、工商、交警等执法部门共同开展主干道集中整治行动,规范经营和交通秩序,调动广大“文明劝导员”积极参与,通过加大对沿街经营户劝导和监管力度,有效遏止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拉乱挂等不文明行为,极大维护了社区文明秩序,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如果说,提升人居环境是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依托,志愿服务则是守护社区文明之花的重要力量。西苑社区“两委”成员以及新入职的社工在本次环境整治工作中化身志愿者,他们服从命令、听指挥,争先恐后做服务。他们拿着夹子捡拾烟蒂、纸屑等细小垃圾,他们拿着小铲清理楼道内的小广告,他们拿着笤帚清理宠物的粪便,他们拿着刷子为车位划线,他们捆扎私拉乱扯的飞线,他们整理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辆,他们清理居民乱堆乱放的废弃杂物,他们劝止居民私搭乱建……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了西苑社区最靓丽文明的风景线。
最是一年好风景,人间五月繁花盛。西苑社区人居环境优化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经过此次多方联动、全民参与、团结共进的大整治,西苑社区的社区环境、民风居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济南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