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当前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要积极运用改革创新办法,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在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当下,《意见》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

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和帮助它们创新发展、渡过难关。此次《意见》从五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三是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四是进一步加强公证监管,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政策预期。这五个方面涉及市场主体从“出生”到“发育”“成长”的全生命周期,覆盖了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全流程管理。
要看到,当前不少市场主体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相当一部分来自营商环境、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压力。《意见》提出的“严格规范政府收费和罚款”“探索建立部门集中联合办公、手续并联办理机制”“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都是营商兴业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此,要尽快把《意见》结合具体实际分解到位,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效能,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注重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前,必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降低企业成本的另一面,就是政府部门要过紧日子,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经济治理能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
标签:
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制度
个体工商户
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