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条新闻,我们需要“分开”来看。
(资料图)
前半段,是这样的。近日,山东,一男孩拉着小区的自动门不松手,大家都以为是哪家的熊孩子又调皮了,“这些小孩就是欠管教”;另一则新闻发生于浙江杭州,一姑娘坐在路边休息,突然一阵泡泡吹来,回头看过去两个小孩在嬉闹,于是又有人出来评论,“怎么没大人管教下啊”。
在公共空间,人们苦熊孩子久矣。与此同时,“厌童”这一不算新鲜的概念近来被多次提及,让不少人以为这便是问题的症结。“厌童”真的具有普遍性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则新闻的后半段。
拉着小区的自动门不松手的小孩,其实是因为他看见一位腿脚不便的男子正朝门边走来,他不松手是为等待帮他开门。而另一位小孩,发现泡泡飘走很快过去道歉:“姐姐不好意思,我妹妹不小心把泡泡吹到你脸上了……”对此,网友纷纷点赞,“善良是从小在心里种下的种子”。
两条暖闻让广大网友点赞的同时,也让人意识到,这个世上本没有“熊孩子”,他们的心里其实都住着一个“小天使”。给他们贴上标签,带着偏见去看待他们,熊孩子无处不在,厌童焦虑被无限放大。撕掉标签,放下偏见,多一些理解,接纳孩子们的不足,则到处都是暖心“萌娃”。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家长和小孩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现象,引发部分自媒体炒作“厌童症”的话题,但妖魔化、污名化儿童群体,收割了流量,却带偏了节奏。关于在公共场合里“碰到熊孩子”的吐槽以及“如何治熊孩子”的分享,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但多数情况下,其内容的娱乐性大于实操性,图的还是情绪发泄、吸引流量。
因此,“厌孩”情绪不过只是部分自媒体的流量密码而已。其实,当年轻人说“厌孩”时,他们厌的其实是那些对“熊孩子”的吵闹心安理得、用道德来绑架批评者的“熊家长”。当父母帮助孩子去关注到身边人的需求,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降低对公众的影响,我相信大多数成年人能够容忍幼童的喧闹。
撕掉“厌童症”的标签,需要我们认识到,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可跨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家庭环境,更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一个扰乱公共秩序的懵懂小儿,得到周围人的善意提醒,他也会逐渐明白对身边的人抱以善心,这便是社会对孩子的正向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是一个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社会的未来。
消除“厌童症”焦虑,除了父母、旁人的努力,更关键的是如何创造一个对儿童友好的环境。“熊孩子”的背后不一定有“熊父母”,但一定折射出了某些不合理、待改进之处。贴上标签,撕裂舆论,加深对立,没有任何积极作用。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尽量满足孩子和成年人在公共场所的不同需求,以平衡各方权利,共同缔造友好型社会。只有整个社会给予每个成员充分的空间,相互包容才得以实现。
上游新闻评论员康磊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