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峰
通讯员刘昶徐芳
2022年以来,人行常州市中支聚焦先进制造业代表集群,组织开展“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全力助推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截至2022年末,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达457.8亿元,比当年初增加102.2亿元,同比多增48.9亿元;增幅为28.74%,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1.34个百分点。
(相关资料图)
为推动此项工作开展,人行常州市中支积极会同市工信局、科技局、金融局、财政局等多部门,建立“1+N”政银合作机制,围绕常州工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备、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等特点,共谋思路、共享信息,印发专项行动方案,联合开展专题调研、编发工作简报和专栏,形成统筹推进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
为争取“多层级”政策,人行常州市中支一方面用好人民银行政策,运用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撬动专精特新信贷投放,目前已落地116笔,金额为9.46亿元;设立市级再贷款再贴现专精特新专项额度,目前已投放50.43亿元。另一方面,用好政府政策,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积极运用“创新贷”等政银合作产品给予贴息、优惠担保和优先转贷等支持政策,目前已有109户专精特新企业获得各类贴息贷款8.4亿元,预计将享受贴息1680万元;享受优惠担保贷款104户,金额为5.7亿元,优惠覆盖率近三分之一;享受优先转贷15户,金额为1.9亿元。
在专项行动中,常州全市金融机构聚焦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提供“金”字顾问服务。为无贷企业配备“金郎中”顾问,逐户摸排需求,“一对一”定制融资方案。专项行动中,共有66户专精特新无贷企业变为有贷企业。同时,为有贷企业配备“金小二”顾问,运用贷款、票据、信用证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满足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专项行动中,为专精特新企业开立银票、信用证、保函603.5亿元,同比增长33.78%。为优质企业配备“金管家”顾问,有效整合各项金融资源,为企业提供财务培训、上市或发债辅导等综合服务。
记者获悉,常州全市20多家银行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基于专精特新企业的高精尖技术,推出技术领先类融资产品,把企业技术的“含金量”转化为融资的“关注点”。如兴业银行常州分行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17个维度,创立“技术流”评价体系融资产品。基于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市场的份额,推出市场认可类融资产品,把企业资源的“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的“硬通货”。如建行常州分行对在特定市场占有率靠前的专精特新企业推出“冠军融”产品,最高可直接发放信用类贷款。基于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出智改数转类融资产品,把企业补贴的“政策性”转化为融资的“推动力”。如江南农商银行运用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增信,为专精特新企业发放“智改数转数字贷”产品。
为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常州市各金融机构运用股权、债权以及多种灵活融资模式,分层分类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如,江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对种子期专精特新企业予以租赁融资支持1100万元,兴业银行常州分行对初创期专精特新企业予以股权投资支持6.54亿元,中行常州分行对成长期专精特新企业予以投贷联动支持18.08亿元,均有效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提升了专项行动成效。
为保障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人行常州市中支还建立专项行动成效指数,从总体成效、推进力度和助力企业发展方面评价各金融机构进展成效,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对接效率、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将调查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团体和个人的依据。
专项行动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引导金融要素投入,强化金融资源支撑,为常州全市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为助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末,常州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174.39亿元,比年初增长23.35%,增速超上年6.8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67.35%。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标签:
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