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建筑业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凸显了巨大的作用。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进程、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等因素,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从监管层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2022年以来频繁出现的房企暴雷等现象加剧了人们对建筑行业(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担忧,甚至连美联储最近也提到了其可能破坏全球经济稳定的问题。
建筑行业对中国经济到底有多重要?通过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相当大(占GDP的7%),但并不比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经济体大多少,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巴西等国建筑行业占GDP比重集中在4%-6%之间。根据巴塞罗那储蓄银行的研究,如果算上受到建筑行业带动的其他行业的增加值,建筑行业占据的相对权重将达到中国GDP的13%,大大低于其他国家(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的17%;德国 18%,英国20%),这一差异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

另一种评估建筑行业对经济结构贡献的方法是分析建筑业所占的社会需求的比例,即分析建筑业对商品和服务生产的直接贡献,以及因建筑行业发展而产生的其他行业的社会需求,即所谓的传递效应(carry-on effect)。根据经合组织和高盛的数据,除了建筑业本身的基本社会需求(7%)之外,其他社会需求如房地产中介服务(0.4%)、大宗商品(2%)、贸易(2.0%)、金融(1.9%)和其他产品(0.9%)等,建筑行业的传递效应社会需求总占比为17.5%。由此可估算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总社会需求在中国约占GDP的24%。通过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对比,中国24%的相对权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大致相似,略高于一些亚洲邻国,如日本和韩国(两者都为20%);但该指标远超过其他发达经济体,如美国(17.4%)、法国(17.8%)、德国(18.8%)。
在短期内,保持买家与投资者的信心将是避免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的关键。从中长期来看,弱化房地产行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已成为定局,在短期内势必会造成经济增长放缓,但鉴于城市化的增长趋势和公民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房地产投资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进入更成熟的阶段,房地产相关的配套产业可能会越来越重要,最终实现房地产行业的软着陆。
标签:
建筑行业
城市化进程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投资